《灵官真经》

不详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又称《灵官经》。凡诵经者,心必虔诚,存想法相,威严昭临在上。如此则随感通灵。祈无不应矣。 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祖师改名王善。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历代神仙通鉴》说其为玉帝的御前大将,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民间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赞。而据《明史》载:本名王善,湘阴(今江苏淮阴)人,宋徽宗时曾师从西蜀道士萨守坚,受道符秘象,是道士林灵素的再传弟子。明代享受国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 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毒。 王灵官全称“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相传今河南鹿邑县前尹王人。 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是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 很多道家宫观的第一个大殿中,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神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脚踏风火轮,左执金印,右举金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官,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0.83 万字 | 2022-12-21 09:45更新

《针灸聚英》

高武 | 针灸推拿 | 已完结

《针灸聚英》,针灸专著,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卷。明·高武撰于嘉靖八年(1529年)。高氏以针灸“诸书于《素问》《难经》多异少同”,乃“取其同,议其异,故以《聚英》名”。卷首《集用书目》,简介明以前主要针灸著作16种;卷1论五脏六腑,仰伏人尺寸,手足阴阳流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其所属经穴之循行及主病,大抵依照滑寿《十四经发挥》为次序,并附有经脉穴图;卷2介绍骑竹马灸法、四花穴、子午流注、东垣针法等各家针灸法及各种疾病取穴法;卷3介绍煮针、火针、温针、折针、艾炷、灸疮、禁忌等法;卷4记述80余首有关经穴、经脉、临床主治、补泻手法、针灸禁忌等歌赋,最后以问答形式阐述若干针灸治疗问题。高氏集录明代以前针灸学之主要成就,并用按语形式阐发己见,如五行生克在是动、所生病治疗中之应用;东垣针法应用等。书中收集针灸歌赋颇多,尤其便于初学者习诵。

11.91 万字 | 2022-05-23 23:38更新

孙真人海上方

孙思邈 | 方药本草 | 已完结

《孙真人海上方》是由孙思邈编著的医学用书,书中列出了常见120余种病证的单验方。

0.57 万字 | 2022-05-23 23:39更新

《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注本,10卷。东汉张机(仲景)著,金成无已(聊摄)注。书成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为《伤寒论》第一个全注本。其原文之编排,卷1为《辨脉法》、《平脉法》;卷2~4为《伤寒例》、辨痓(痉)湿暍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卷5辨阳明病、少阳病脉证并治法;卷6辨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法;卷7~10,辨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辨不可发汗病、可发汗病、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下病、可下病脉证并治法;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以及“辨不可吐”、“辨可吐”等。书前除仲景原序外,另有严器之所撰《注解伤寒论·序》一篇。此书之原文编排,世称成无己本(简称“成本”)。成氏注文较为详明,有不少独到见解,对后世研究伤寒的学者影响很大。

11.90 万字 | 2022-05-23 23:35更新

玄坛赵大元帅说五路财神真经

赵公明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玄坛赵大元帅说五路财神真经》据传在大英博物馆内发现的,作者及年代不详。

0.38 万字 | 2024-11-03 14:17更新

《萨祖雷说》

萨天师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萨天师,名守坚(生卒年不详),又称萨真人,一说为蜀西河人(今四川成都郫都区唐昌镇西) ,其后有的书称萨守坚为今山西汾阳人,乃因其自称“汾阳萨客”之故 ,道号“全阳子”。宋代著名道士,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早年受道于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虚靖天师张继先。力主正道,主张诚心正意,以神合神,千变万化。著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收存于《道法会元》。明成祖时期,册封“崇恩真君”。教内尊称“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萨祖、清风教主。

1.19 万字 | 2022-05-23 23:44更新

《养老奉亲书》

陈直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养老奉亲书》,养生著作,宋代陈直撰。全书包括饮食调治、形证脉候、医药扶持、性气好嗜、宴处起居、食治老人诸疾方等内容。主要论述老年保健、四时摄养措施、疾病预防理论及治疗方法。主张老人有病,先食疗之,未愈则命药疗之。饮食宜温热熟饮、忌粘硬生冷。药饵宜用扶持之法。本书对后世老年人养生理论影响较大。

3.24 万字 | 2022-06-08 18:09更新

太乙金华宗旨

吕洞宾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唐吕岩(字洞宾)撰。金华宗旨即旌阳真君所谓四字天经,又所谓净明道法、忠教雷霆也。吕氏因见世人不明先天大道之旨,遂“将金丹要诀、秘密天机,尽行泄露。其中玄妙法则,和盘托出,了如指掌。”同时他认为近世谈玄理者大半择焉不精,语焉不详,皆不足为道家法也。”于是著成是书,以醒世人。该书凡一卷十三篇。

1.06 万字 | 2024-10-22 19:20更新

《黄庭经》

太上老君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作者为天师道魏华存。 《列仙传·朱璜》:“朱璜者,广陵人也,少病毒瘕,就睢山上道士(黄)阮丘丘与璜七物药,日服九丸。百日,病下如肝脾者数斗与《老君黄庭经》,令日读三过,通之,能思其意,如此,至武帝末故在焉。”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九《黄庭真人传》云:黄庭真人王探,字养伯,太原人也,常以朝元炼藏,吐故纳新为务仙人赵先生遂授以黄庭内修之诀及泽泻丸方。依按累月,顿觉神异,年九十一岁,以汉武帝元朔六年戊午正月,西灵金母遣仙官下迎授书为太极真人。汉武帝好神仙,故皆托之於武帝之世。如拂去其飘忽无据的仙气。联系东汉以还黄老道的迅速传播,以及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边韶奉桓帝之命作《老子铭》已有“出入丹庐,上下黄庭”等语之史实。可见当时丹庐、黄庭、道教、老子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缘此而来体味“黄庭内修诀”、“《老君黄庭经》”之名称,似乎不应该感到不可思议。降及汉末曹魏,张鲁统治汉中数十年,大行五斗米道。张亡后,诸祭酒不能统一於一人领导,遂有人申饬戒令,此即今见《道藏》所收《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的《大道家教令》,该教令作於公元255年,令有“何以《想尔》《妙真》,三灵七言”、“《妙真》自我所作,《黄庭》三灵七言,皆训喻本经,为《道德》之光华”诸语,此已足探知由“黄庭内修诀”到《黄庭经》的发展历程。 由《大道家教令》所述可以确信,公元255年,《外景经》已定型,并已作为天师道内部的教科书。而该年,被奉为上清第一代太师的魏夫人已3岁。夫人后为天师道祭酒,在上清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许多文献的记载都从不同角度透露出夫人曾为《黄庭》作过注疏之类的传,故知《内景经》应是魏夫人所作或经其加工润饰而流传下来的。

0.55 万字 | 2022-05-24 21:00更新

《黄帝内经·素问》

轩辕黄帝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而又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之论述。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

12.75 万字 | 2022-06-11 22:02更新

《黄帝内经·灵枢》

轩辕黄帝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灵枢》又名《黄帝内经·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灵枢经》,即《黄帝内经·灵枢》,简称《灵枢》,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素问》与《灵枢》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灵枢经》早期为九卷,八十一篇。南宋史崧将其改编为二十四卷本,成为了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灵枢》版本。

9.48 万字 | 2022-06-11 22:00更新

《厚生训纂》

周臣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厚生训纂》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编者系明·周臣,在任衢州太守期间,因病疡不能视事,从贰守周潭石处借阅诸如《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三元延寿》,《居家必用》等书,因摘取其简易者,遂囊括而成《厚生训纂》,后经明·胡文焕收入《寿养丛书》,《格致丛书》中。

3.16 万字 | 2022-11-30 09:47更新

《酒经》

朱肱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酒经》。又名《北山酒经》,著者北宋人朱肱(字翼中) ,曾在杭州开办酒坊 ,有丰富的酿酒经验。《酒经》载有酒曲13种,除传统罨曲外,还出现了风曲和曝曲,作曲全部改用生料,且多加入各种草药,表明北宋时制曲工艺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要进步得多。

1.48 万字 | 2022-10-31 09:15更新

《素问悬解》

黄元御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素问悬解》以通行本《素问》81篇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其注释参考采摭王冰等历代《内经》注家之精论、间附作者本人对《素问》研究之心得。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出生于1705年,逝世于1758年,故居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他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27.50 万字 | 2022-11-28 18:47更新

《崆峒问答》

张继宗 | 其它书籍 | 已完结

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所撰《崆峒问答》,全文有两万多字,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用非常直白、浅显地语句,解答了道友在初入道门时,碰到的诸多问题,是正一道基础入门必读经典。 张继宗(1667年-1715年),字善述,号碧城,正一派第五十四代天师。张洪任长子,出生八个月,父卒。乃由叔父洪偕摄掌教事。据《补天师世家》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袭爵入觐,上命祷雨,灵验,赐御书碧城额以为号。康熙三十三年(1691年)奉诏进香五岳,在汴京等地,以铁符镇水。三十五年上赐乾坤玉剑。四十二年诰授光禄大夫。四十六年赐第京师,五十二年赐帑银重修龙虎山殿宇。五十四年入觐京师,行至扬州琼花观而卒,享年四十八。

2.25 万字 | 2022-11-30 12:16更新

《八部金刚功》

张至顺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八部金刚功》作者是张至少顺道长。金刚功应用“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结合“阴阳五行”的中医理论,通过八套动作运用刚性内劲之气来疏通全身的经脉,使身躯、骨骼、关节的连接畅通,调整脊椎骨的某些变形与错位,使其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同时协调五脏六腑的运作,排除体内各种病气,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实为养生长寿之上乘功法。 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 道长十七岁于陕西华州半截山碧云庵出家,随师父陕西山阳大天竺山刘明苍道长修行悟道。刘明苍道长得师太王圆吉道长真传。 一九五五年,道长出山参访,任陕西八仙宫知客; 六十至七十年代,入陕西终南山清修十载; 一九八零年,任陕西楼观台监院; 一九八七年,修建宝鸡烽火台万圣宫; 一九九零年,任湖南慈利县道教协会会长; 一九九八年,再入终南山清修; 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二年,在陕西终南山八卦顶及海南省玉蟾宫等处清修。 [2]  2015年7月28日,农历乙未年六月十三,全真龙门法派第二十一代米晶子真人张至顺老道长于当日午时羽化登真,世寿104岁。

1.05 万字 | 2022-12-09 18:08更新

《寿世青编》

尤乘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寿世青编》是清代名医尤乘撰一部养生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收载用药须知,总结德、释、道三家有关调心、调身、调息的养生经验。下卷收载服药须知,列食治秘方117首,按风、寒、暑、湿、燥、火、调理脾胃、气、血、痰以及阴虚、阳虚、诸虚十三门分类论述,颇切实用。

3.23 万字 | 2022-05-23 23:34更新

《针经指南》

窦汉卿 | 针灸推拿 | 已完结

《针经指南》,针灸著作卷。金·窦汉卿撰。初刊于1295年。主要内容《标幽赋》、《通玄指要赋》,还有经络循行、流注之八穴,针灸的补泻与禁忌等有关论述。此书现有日抄本。后收入《针灸四书》中。

1.38 万字 | 2022-05-23 23:41更新

三家医案合刻

吴金寿 | 医论医理 | 已完结

《三家医案合刻》,医案著作。三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荟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3.85 万字 | 2022-05-23 23:41更新

《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 | 针灸推拿 | 已完结

《针灸甲乙经》(公元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撰。十二卷。论述生理、病理、诊断、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

13.87 万字 | 2022-05-23 23:3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