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人经》

不详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度人经,全名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度人经),。被后世明代《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头。是道教太上洞玄灵宝派的核心经典。 受道家玄学盛行的影响,度人经在道家学者中颇受青睐。从南朝齐严东开始,至唐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张万福,宋陈景元、陈椿荣、萧应叟,元薛季昭、陈观吾、陈致虚,明张宇初,都对《度人经》进行诠解注释。受宋朝崇老尚道的思想影响,宋真宗、宋徽宗更是为《度人经》作序。其中以道家思想盛行的唐宋时代注疏最多,理论也最为精湛。

12.58 万字 | 2024-10-22 20:17更新

《枕中经》

不详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枕中经》,相传为太上老君传下,经文很短,多是日用保命护身的咒语,普通人也可以日常读诵,大有益处。

0.13 万字 | 2022-12-01 14:31更新

《崆峒问答》

张继宗 | 其它书籍 | 已完结

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所撰《崆峒问答》,全文有两万多字,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用非常直白、浅显地语句,解答了道友在初入道门时,碰到的诸多问题,是正一道基础入门必读经典。 张继宗(1667年-1715年),字善述,号碧城,正一派第五十四代天师。张洪任长子,出生八个月,父卒。乃由叔父洪偕摄掌教事。据《补天师世家》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袭爵入觐,上命祷雨,灵验,赐御书碧城额以为号。康熙三十三年(1691年)奉诏进香五岳,在汴京等地,以铁符镇水。三十五年上赐乾坤玉剑。四十二年诰授光禄大夫。四十六年赐第京师,五十二年赐帑银重修龙虎山殿宇。五十四年入觐京师,行至扬州琼花观而卒,享年四十八。

2.25 万字 | 2022-11-30 12:16更新

《黄庭经》

太上老君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作者为天师道魏华存。 《列仙传·朱璜》:“朱璜者,广陵人也,少病毒瘕,就睢山上道士(黄)阮丘丘与璜七物药,日服九丸。百日,病下如肝脾者数斗与《老君黄庭经》,令日读三过,通之,能思其意,如此,至武帝末故在焉。”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九《黄庭真人传》云:黄庭真人王探,字养伯,太原人也,常以朝元炼藏,吐故纳新为务仙人赵先生遂授以黄庭内修之诀及泽泻丸方。依按累月,顿觉神异,年九十一岁,以汉武帝元朔六年戊午正月,西灵金母遣仙官下迎授书为太极真人。汉武帝好神仙,故皆托之於武帝之世。如拂去其飘忽无据的仙气。联系东汉以还黄老道的迅速传播,以及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边韶奉桓帝之命作《老子铭》已有“出入丹庐,上下黄庭”等语之史实。可见当时丹庐、黄庭、道教、老子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缘此而来体味“黄庭内修诀”、“《老君黄庭经》”之名称,似乎不应该感到不可思议。降及汉末曹魏,张鲁统治汉中数十年,大行五斗米道。张亡后,诸祭酒不能统一於一人领导,遂有人申饬戒令,此即今见《道藏》所收《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的《大道家教令》,该教令作於公元255年,令有“何以《想尔》《妙真》,三灵七言”、“《妙真》自我所作,《黄庭》三灵七言,皆训喻本经,为《道德》之光华”诸语,此已足探知由“黄庭内修诀”到《黄庭经》的发展历程。 由《大道家教令》所述可以确信,公元255年,《外景经》已定型,并已作为天师道内部的教科书。而该年,被奉为上清第一代太师的魏夫人已3岁。夫人后为天师道祭酒,在上清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许多文献的记载都从不同角度透露出夫人曾为《黄庭》作过注疏之类的传,故知《内景经》应是魏夫人所作或经其加工润饰而流传下来的。

0.55 万字 | 2022-05-24 21:00更新

《黄帝内经·素问》

轩辕黄帝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而又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之论述。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

12.75 万字 | 2022-06-11 22:02更新

《道书十二种》

刘一明 | 其它书籍 | 已完结

《道书十二种》为清乾嘉时龙门派道士刘一明所撰之道教丛书。在这些著作之中,刘一明对道教义理和内丹、易学等思想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显示了相当高的理论思辩能力,为清代道教内丹学术的重要人物。收入的著作不止十二种,且各种版本有所差异。据《藏外道书》所收上海翼化堂光绪庚辰年(1880)刻本,共收26种道书。

87.44 万字 | 2022-06-14 16:23更新

《遵生八笺》

高濂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全十九卷。撰者高濂,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剧作家。著有《雅尚斋诗集》、《玉簪记》、《节孝记》等书。据说他幼时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寻奇药秘方,终得以康复,遂博览群书,记录在案,汇成此书。书中附有万历十九年(1591年)写的序。该书从八个方面(即八笺)讲述了通过修身养生来预防疾病、达到长寿的方法。 这八笺是"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饮馔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遐举笺"。其中"饮馔服食笺"自卷十一至卷十三,收录了3253种饮食和药方及15种专论。此外,该书中的卷十一至卷十三和卷十二中的"野蔌类九十六种"一章还曾分别以《饮馔服食笺》和《野蔌品》为名单独出版。高濂还著有《草花谱》、《兰谱》等书。该书的摘录收于"中国食经丛书"(下)。

39.11 万字 | 2022-06-07 17:29更新

玄坛赵大元帅说五路财神真经

赵公明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玄坛赵大元帅说五路财神真经》据传在大英博物馆内发现的,作者及年代不详。

0.38 万字 | 2024-11-03 14:17更新

《肘后备急方》

葛洪 | 方药本草 | 已完结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3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11.44 万字 | 2022-12-19 19:36更新

《萨祖雷说》

萨天师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萨天师,名守坚(生卒年不详),又称萨真人,一说为蜀西河人(今四川成都郫都区唐昌镇西) ,其后有的书称萨守坚为今山西汾阳人,乃因其自称“汾阳萨客”之故 ,道号“全阳子”。宋代著名道士,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早年受道于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虚靖天师张继先。力主正道,主张诚心正意,以神合神,千变万化。著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收存于《道法会元》。明成祖时期,册封“崇恩真君”。教内尊称“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萨祖、清风教主。

1.19 万字 | 2022-05-23 23:44更新

《房中补益》

孙真人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房中补益》是(唐)孙思邈创作的其他类书籍。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夕御十人,闭固为谨,此房中之术毕也。【兼之药饵四肘时勿绝,则气力百倍而智慧日新。然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以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此房中之微旨也。

0.31 万字 | 2022-06-01 19:59更新

太乙金华宗旨

吕洞宾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唐吕岩(字洞宾)撰。金华宗旨即旌阳真君所谓四字天经,又所谓净明道法、忠教雷霆也。吕氏因见世人不明先天大道之旨,遂“将金丹要诀、秘密天机,尽行泄露。其中玄妙法则,和盘托出,了如指掌。”同时他认为近世谈玄理者大半择焉不精,语焉不详,皆不足为道家法也。”于是著成是书,以醒世人。该书凡一卷十三篇。

1.06 万字 | 2024-10-22 19:20更新

《伤寒论》

张仲景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4.30 万字 | 2022-06-13 18:31更新

太清元道真经

不详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经名《太清元道真经》,不着撰人。据本书跋文,当为唐人所作。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参校版本:《道藏》河神部玉诀类《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本(简称合明子注本)。此经张至少顺道人曾推荐过,言人一小醉减寿五十天,一大醉减寿一百天,以警醒世人。

0.24 万字 | 2022-05-24 12:12更新

《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注本,10卷。东汉张机(仲景)著,金成无已(聊摄)注。书成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为《伤寒论》第一个全注本。其原文之编排,卷1为《辨脉法》、《平脉法》;卷2~4为《伤寒例》、辨痓(痉)湿暍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卷5辨阳明病、少阳病脉证并治法;卷6辨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法;卷7~10,辨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辨不可发汗病、可发汗病、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下病、可下病脉证并治法;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以及“辨不可吐”、“辨可吐”等。书前除仲景原序外,另有严器之所撰《注解伤寒论·序》一篇。此书之原文编排,世称成无己本(简称“成本”)。成氏注文较为详明,有不少独到见解,对后世研究伤寒的学者影响很大。

11.90 万字 | 2022-05-23 23:35更新

《金匮要略》

张仲景 | 中医经典 | 已完结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4.12 万字 | 2022-12-01 17:27更新

《天地本起经》

太上老君 | 道学经典 | 已完结

经名: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又名《天地本起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唐释法琳《辨正论》已引述此经。一卷。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

0.66 万字 | 2022-05-23 23:43更新

《格致余论》

朱震亨 | 医论医理 | 已完结

《格致余论》,元代朱震亨撰。成书于元至元七年(公元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得名。为朱氏的医论集,其著名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俱载于此书,集中反映了朱氏的学术观点,阐述了相火与人身的关系,提出保护阴血为摄生之本,列色欲、茹淡、饮食诸论,强调饮食起居的重要性。在杂病论治方面,朱氏于书中也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2.69 万字 | 2022-10-28 16:16更新

《针经指南》

窦汉卿 | 针灸推拿 | 已完结

《针经指南》,针灸著作卷。金·窦汉卿撰。初刊于1295年。主要内容《标幽赋》、《通玄指要赋》,还有经络循行、流注之八穴,针灸的补泻与禁忌等有关论述。此书现有日抄本。后收入《针灸四书》中。

1.38 万字 | 2022-05-23 23:41更新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万全 | 中医养生 | 已完结

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疾者,谓慎于医药也。坚忍其性,同不坏其根矣;保定其气,同不疲其枝矣;和于阴阳,则不犯其邪矣;慎于药,则不遇其毒矣。养生之要,何以加于此哉!

0.52 万字 | 2022-05-28 16:01更新